0%

数据加载中...

宝宝“春捂秋冻”有讲究,体质不同冻法不同

2019-09-191081

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俗语,因为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,所以要以养阴为主,此时“秋冻”,不仅能提高人体抗病和抗寒能力,还能对呼吸系统疾病起到预防作用。



在初秋时节,暑热未消,气温较高,可以不必过早给孩子添加衣服;到了中秋,气温开始下降,这时穿衣就要有所控制,适当地让机体“冻一冻”,以免穿衣过多出汗,伤阴耗气,影响宝宝健康;而到了晚秋,秋冬交接时,则要防寒保暖。


“秋冻”方式 因人而异

一、0—1岁宝宝

不要太“冻”,但是可以慢慢增加衣服,避开早晚过凉的时间段来适当接触冷空气。

避免穿太多

宝妈总担心宝宝会冷,尤其是很小的宝宝,越觉得他们柔弱,所以天气稍有变化时,就给宝宝早早地添加了衣服,这样宝宝的身体一点也得不到来自冷空气的锻炼,会使宝宝的防寒能力降低,不利于机体的调节,到了更冷的冬季,更不能抵御严寒和病菌了。

而且,小宝宝穿得太多,即使身体出汗了,也有可能因为不会表达而不会被及时发现,反倒更容易导致出汗后受凉引发感冒。

二、1岁以上健康的宝宝

可以适当“秋冻”,少加衣、慢加衣,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冷空气,多多进行户外锻炼。

适度慢慢加衣服

一般情况下,温度在15~20℃ 时,可以适当少穿一点点衣服,让宝宝有机会暴露在冷一点的环境中。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,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,可以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。但是不要盲目地冻,也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。如果宝宝鼻尖和手脚都发凉,则说明宝宝穿得可能有点少了。

忌突然加减衣服

从中医的角度讲,宝宝属于稚阴稚阳的体质,体温调节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全,受外界冷热影响,体温容易变化很快,所以不要突然给宝宝加减衣服,这样当宝宝遇到热冷的刺激时,身体不能很快适应,极容易因为受风寒而引发呼吸道疾病。


秋冻有度,注意三暖

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, 保证“三暖一凉”就可以。即手暖,肚暖, 足暖,头凉。

1.手暖

抚摸宝宝手心, 如果是温热而无汗, 证明穿衣是得当的。

2.肚暖

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, 宝宝常脾胃不足, 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, 就会肚子痛, 从而损伤脾胃功能、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, 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。睡觉时围上肚兜, 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。

3.足暖

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, 皮肤神经末梢丰富, 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。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, 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。

宝宝秋冻要分清体质

1.体质弱的宝宝

不适宜“秋冻”,慎重增减衣服,最好通过饮食、运动等增强体质。体质比较弱、爱生病,或者患有慢性病的宝宝,身体机能本身就比较差,最好不要盲目地进行“秋冻”,以免冷气入侵导致感冒。最好是在秋、冬天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,尽量减少在感冒高发季节到公共场所的次数。

2.有内火的宝宝

有的宝宝属于内火偏旺的宝宝,比如饮食不均衡,爱吃肉、消化不好、大便干、爱汗或者爱流鼻血等,这类宝宝最好别穿太多,否则一冻更容易着凉。而且平时多吃些蔬菜,并减少吃肉的量,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等问题。

3.气虚的宝宝

有些宝宝存在面色发白、没精神、消化不好、大便较稀、手脚冰凉等表现,这类宝宝属于脾胃比较虚弱的宝宝,不适合“秋冻”,否则盲目地“冻”,可能对宝宝的健康更不利,所以增减衣服应当更谨慎。

—菁嘉贝比婴幼儿配方奶粉—

强力益生菌配方

BB-12益生菌:平衡肠道菌群,促消化吸收

复合益生元: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

五种核苷酸:增强抵抗力


温馨提示,秋季是小儿腹泻高发期,很多父母会误以为是着凉导致的腹泻,盲目给孩子添加衣服,但其实是秋季腹泻很可能是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导致,如果宝宝出现腹泻情况,宝妈可以仔细观察辨别,如果并不是着凉导致的腹泻,可以适当添加益生菌,或选用含益生菌的奶粉,提高肠道免疫力。